全自動中藥制丸機的結構組成可歸納為以下核心模塊:
一、核心工作模塊
1、擠壓出條系統(tǒng)
料斗:采用大口徑設計(部分機型為錐形或翻板式),便于投料并配備壓板翻動機構,防止藥料“棚料”(架空堵塞)。藥料經(jīng)螺旋推進器擠壓,通過出條嘴形成均勻藥條,部分機型支持雙出條或三出條模式,提升效率。
加熱組件:內(nèi)置電熱管對藥條預加熱,降低黏性,確保出條光滑且連續(xù)。
2、制丸成型系統(tǒng)
切搓一體機構:藥條經(jīng)導輪同步導入制丸刀輪,滾刀高速切割并配合搓丸槽碾壓成丸。切丸速度可通過無級變速旋鈕調節(jié)(通常6-30轉/分),與出條速度精準匹配。
模具模塊化:更換不同孔徑出條嘴及配套制丸刀,可適配Φ3mm–Φ12mm多種丸徑規(guī)格。
3、防粘處理系統(tǒng)
酒精防粘裝置:藥條進入制丸刀前,通過球閥控制酒精滴落量,結合刀輪外側毛刷物理清理,杜絕藥料粘連刀面。
二、輔助功能模塊
1、動力傳動組件
主電機驅動蝸輪減速器或擺線針輪機構,確保擠壓與制丸動作平穩(wěn);部分機型采用變頻技術獨立調控出條、切丸速度,實現(xiàn)動力匹配優(yōu)化。
2、包衣與烘干單元
集成水丸包衣器(選配),通過旋轉拋光實現(xiàn)丸劑著色或糖衣包裹;電熱管或熱風模塊提供低溫烘干,同步完成丸劑定型。
三、整機結構特性
1、材質與合規(guī)性:所有接觸藥料的部件(料斗、推進器、刀輪等)及外殼均采用不銹鋼材質,支持快速拆卸清洗,符合GMP標準。
2、箱式框架設計:橫向出條布局縮小體積(典型尺寸約546×321×247mm),整機重量30-55kg,適配實驗室、診所等緊湊場景。
3、智能控制界面:集成調速旋鈕、加熱開關及緊急制動裝置,操作面板簡潔直觀,部分機型配備PLC自動調速系統(tǒng)。
四、關鍵技術亮點
1、無級變速同步:通過機械變速箱或電子變頻器動態(tài)調節(jié)切丸與出條速率,保障丸粒圓度一致。
2、模塊化維護:料斗采用分體式設計(以翻板軸為界),制丸變速箱集成潤滑系統(tǒng),大幅降低故障率及清潔難度。
全自動中藥制丸機通過上述結構協(xié)同,實現(xiàn)從藥料到成型丸劑的連續(xù)自動化生產(chǎn),兼具高精度適配性與合規(guī)安全性。
